监督视窗

关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 发布日期:2008-09-05
  • 点击数:65106
  随着上海城市改造的不断推进,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被提了出来,那就是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留、保护和改造。江苏路街道人大代表组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围绕区委“四个走在前列” 的工作目标和街道“数字惠民、文化凝人”的工作基调,就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管理这一文化及民生课题,组织代表组内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联合调研,共同商讨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为社区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
  一、历史风貌保护建筑概况
  江苏街道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老城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名人名居和革命历史遗迹多达50余处,占地面积为街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全市“花园洋房”较多的街道之一;街道辖区内的愚园路为上海市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街道现有40处建筑列入市级优秀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愚园路、华山路、江苏路、武定西路、延安西路等路段,基本上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保护建筑各种风格建筑鳞次栉比,有意大利式,意大利哥特式,犹太式,英国式公寓,英国式城市别墅,英国乡村住宅,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德国古典乡村式,西班牙式、装饰艺术风格等多种风格的建筑,成为海派建筑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些历史风貌保护建筑中,居住过不少政治、金融企业、艺术教育等各阶层历史名人,沉淀着厚厚的历史文化。
  二、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年1月实施后,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对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居民对历史风貌保护建筑的保护理念、保护意识不强,保护知识未普及,不少居民甚至都不知道那些建筑是保护建筑,对于这些建筑中曾居住过的人物和建筑历史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保护管理。
  从管理的职能部门来看,文化局、房地局、规划局、建委分头管理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修缮施工。管理比较分散管理层级复杂,多头交叉,造成管理不到位,出现名义上有人管但谁也不管的现象。而且,大部分优秀历史建筑与普通房屋的修缮、管理没有明显区别。
  2、居住环境和维护保养较差
  由于许多历史风貌保护建筑长期处于高密度、超负荷的非正常使用状态,其建筑的结构和风貌的破坏正在加速,木结构严重损毁、楼梯狭窄、电线管道老化、违章建筑众多,沿街的商铺及违章建筑群致使历史建筑应有的特色被掩埋;大多现有使用居民或房屋产权人都不满意现状,有改善居住环境或调整业态的迫切需求。
  现行的历史风貌保护建筑保护模式主要是由政府调拨资金进行维修和养护。但是,历史风貌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政府资金常有“僧多粥少”之困,导致一些已经挂牌的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和维护。对保护建筑的房屋的维修须投入的资金量远大于一般房屋维修,物业公司依靠按规定收取的物业租金,无法达到对保护建筑房屋维修的资金要求,有杯水车薪之感。
  3、功能利用和业态分布不甚合理
  历史风貌保护建筑目前主要使用功能仍为住宅,但过多的居住者和久未修缮对建筑造成很大伤害,并且其历史人文价值也被严重湮没,降低了其功能利用价值。作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的愚园路,缺乏文化、商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联动性,目前商业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业态陈旧,整条路没有大型的百货商店,沿街店面大多是以小型商铺为主,服饰,餐饮在业态分布中占据了较高的比例,消费档次一直在中低档徘徊,与本地区所沉淀的文化环境与整体品味不和谐,对区域经济无明显拉动提升作用。
  三、保护和管理的对策
  1、以民生为导向,实现历史风貌建筑的可持续保护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法规宣传力度。针对条例实施过程中人们对保护建筑的使用与保护、权利、义务等方面在认识上、观念上的问题,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充分运用区报、台、网等媒体作专题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历史风貌区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和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在街道管辖区域,地铁出口、道路路口、公交车站以及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周边,进行专业策划,创意设计;建立音像资料、历史档案,拍摄《江苏地区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宣传片,用于宣传推广、旅游、招商等各个方面。
  以每年固定的“老洋房开放日”为契机,组织市民参观了解保护建筑的人文景观,进行历史文化和传统教育,增强市民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意识;编印《优秀历史建筑导航手册》、《那时、那屋、那人》画册,制作中、英文对照的宣传展板,发放到各社区、学校,使更多的居民、学生和外国友人了解长宁区域的历史风貌,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意识。
  重视规划管理。按上海市政府关于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由市规划局、市房地局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家共管,各司其职的规定,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对接,依法承担各自责任,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和维修;建立巡查制度,结合社区管理,加强日常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规行为。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是实施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前提。要从功能、结构、形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出发,合理编制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要求,完善综合功能,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关注民生民情。对居住在老洋房内的居民,政府要研究制订老洋房综合改造方案,确保百姓利益,解决新老建筑的和谐共存。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三表一桶”(水、电、煤、马桶)工程做起,在不破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强对水表分户和煤卫设施的改造。一是进行摸清底数,通过各居委会进行地毯式调查,并做好登记;二是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对符合水表分户条件的地区,“能分则分”;三是对不符合条件的地区创造条件进行分户。从而彻底解决水表、马桶、煤卫合用等一系列致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问题。
  加强财力保障,设立保护管理专项资金,加大对优秀保护建筑的预算安排,积极探索多渠道筹资的途径,发挥外资、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对保护建筑的保护利用的投资。通过对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将滚动产生的收益用于保护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
  2、以产业为依托,实现历史风貌建筑的科学使用
  打造愚园路特色风貌街区。愚园路记载着老上海变迁的历史,是上海12个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之一,也是 “十一五”上海规划建设的20条商旅文结合的风情街之一。它不仅荟集了中国传统与西洋传统的多种文化,体现出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特色,而且中西各种文化交融为一体,构成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按照特色差异、错位发展的思路进行开发,将其开发为以历史为特色,集旅(旅游)商(商业)、休(休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
  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和改造,要落实到在城区大环境和背景的层面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创造强烈的现代资本型总部核心聚集区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并形成丰富的、活力的、开放的城市风貌街区。从地理位置和建筑特性而言, 愚园路有巨大和长远的潜力经济价值可挖掘。
  以弘基企业成功改造,落户愚园路为契机,以多种方式拓展多项功能,实现潜力经济价值挖掘和文化传承,焕发出老建筑群的新生活力。在完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复古装饰技巧,对这批老建筑进行改造,使其恢复雍容典雅、低调神秘的街区氛围;增加建筑功能,使其尽可能符合现代经济行为的使用需求,尽量使其由原安居型使用价值转型为商业或办公用途;结合建筑特性、定向引入“金融资本集中型”办公或商业业态,也只有“规模化金融资本”所特有的厚重感、私密性才能真正与这片改造后的街区相匹配 。
  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使愚园路成为独具特色的景观街区;引入乘数效应理论,使愚园路融合商务办公、居住、休闲、娱乐、展示等不同内容,相互促进,乘数增长;延续海派文化、注入创新精神,使愚园路成为特色街区及老洋房复合型街区改造开发的典范,成为“一抹亮丽风景”!
  启动愚园路开发利用。成立愚园路文化街建设领导小组和管委会;设立总规划师、总建筑师制,确保规划建设质量。通过管委会的工作,避免分散建设,加大集中建设力度,以多种方式实现潜力经济价值挖掘和文化传承,全面建设愚园路弄堂历史文化街。
  尽快作出愚园路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包括建筑保护、环境整治、城市空间组织、交通、人流、建筑布局、街景规划、市政设施等内容,设计方案强化突出愚园路别墅弄堂景观和历史文化氛围。以竟标的形式追求高质量、高水平设计方案。
  尽快形成愚园路文化旅游的大气候,充实参观游览的文化内容。 吸引建设资金形成旅游文化产业,如一日游、二日游、故居游等吸引国内外游客,用文化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争取将愚园路别墅弄堂历史文化街列入上海市、长宁区2009以及2010年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允许更多的企业借鉴弘基企业改造老洋房、建设就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对历史建筑进行投资和利用,对其文化价值进行传承和开发,以达到最终保护的目的。
  3、以文化为基石,实现历史风貌建筑的人文传承
  挂牌亮相。通过挖掘开发老洋房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一条名人文化和历史文化主线,凸现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多元文化。给所有历史建筑、名人名居挂牌,制作统一、醒目的标志牌,在弄堂内设立宣传橱窗,介绍所在弄堂的名人名居。在马路边弄堂口,统一树立材料环保、持久耐用的、具有街道特色的标志牌,使过往行人一目了然,便于寻找。
  拓展载体。以这些老洋房的深厚历史为主题,结合开放日活动,策划设计一系列活动载体,组织名家讲坛、故事征集、知识讲座,吸引游客,吸引经常性的参观者。除了常规的介绍展示,要配合好历史事件和人物灵活设展,吸取国外博物馆展示的最新思路和技术,以参观者为出发点,设计专题行走路线,突出互动展示。通过“访名人事迹”、“记名人名言”、“知名人成就”、“学名人精神”,使名人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地区品牌,创建地区特色。
  凸现底蕴。从精神榜样、文化财富、教育素材等角度开发和整理,让风貌建筑‘靓’起来让历史名人‘活’起来。建造名人纪念馆,在已有的“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的基础上,开发长宁区少年宫为博物馆,傅雷故居、史良故居、艾黎故居、市三女中革命遗志为纪念馆,利用好这些名人资源,使之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依托。通过名人效应的发挥,逐渐实现民间认知与文化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现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在弯弯曲曲的弄堂里,可以适当引入咖啡屋、茶室、异国情调的休闲餐厅,沿街的古玩收藏、艺术品商店以及画廊等,形成典雅高尚,精致幽静的文化环境。
  我们要借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管理调研的契机,宣传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成果,使文化遗产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让“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推动文化规划的实施,提升江苏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凝人”内涵,以丰富的文化生活惠及百姓,凝聚百姓,凸现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长宁区人大江苏路街道代表组
                         20087月

课题领衔人:
汪颂平、李永杰、戴青
参加调研代表:汪颂平、李永杰、戴青、鲁德喜、徐永初、卞金尧、邓永明、陆新畬、徐元杰、吴勇、余文富、潘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