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培育特色文化 构建和谐社区

  • 发布日期:2008-09-05
  • 点击数:63917
  在建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日子里,如何把经历了旧区改造后的新型社区建设好、管理好,探索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是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聚焦新社区、新居民的精神需求,从培育特色文化着手,组织开展了会所文化活动。使居民们从自己的家里走出来,高高兴兴地唱起来、跳起来,无拘无束地聊起来、熟起来,最后心灵通起来。会所文化活动满足了居民群众的学习需求、交流需求、沟通需求和展示需求。改变了新商品房小区“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状况,形成了“守望相助,邻里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还增加了社区的沟通力、亲和力、向心力,也增进了广大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
  为了探求社区特色文化——会所文化的魅力,寻觅先进文化引领的轨迹和创建新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通道,我们对周家桥街道的会所文化进行了调研,对其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发展模式进行剖析,以科学的发展观挖掘会所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一、社区的变迁和特点
  从1997年到现在,周家桥街道经历了由棚户周桥——崭新周桥——文化周桥几个截然不同的社区形态。周桥是上海西部的老城区。据方志记载,上个世纪初叶,因区域水陆交通便捷和民族工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乡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周家桥从诞生、发展到衰落,长期以来在上海市民的眼里周桥是一个棚户简屋,国营大中型企业集中的落后地区。集中了八个多:棚户简屋危房多(占地区总面积的37%);简陋薄弱学校多(电影《烛光里的微笑》就是在周桥的长二小学里拍摄的);下岗无业人员多(10600余人);困难家庭户数多(重病、大病、残疾人约600多人);文盲半文盲人数多;“两劳”帮教人员多;生活陋习多;脏乱差现象多。
  从97年起,周家桥地区进入了旧区改造阶段。在八年中周家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继建起了一批高中档商品房小区和现代化的经典楼盘。由中山公寓、武夷花园、上海花城、春天花园、虹桥新城、长宁新城、仁恒河滨花园等等,形成了新的社区形态。
  崭新的周桥由“老八多”变为“新八多”:即新建楼盘多(中高档商品房小区占社区房屋总面积的70.8%);新辟道路多(修建了长宁路、新辟了云雾山路、锦屏路、娄山关路等);新建文明小区多;新增公共设施多;创业成功人士多;高学历人才多;社会名人多;海归侨眷人士多。居民的结构改变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和本次调研的数据资料表明:社区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3510人(占总人数的23.3%),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其中本科学历7523人,硕士学位998人,博士学位231人。其次是社会名人增加,社区有外籍和海归人士890人,新上海人士1191人,少数民族274人。
  社区居民的需求由原先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多的表现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他们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注,并且还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居委干部上门家访,有的要预约,有的让律师出来对话,有的小区居民自己动手建立网站,有的小区居民为了会所管理、会所服务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产生了矛盾,还有较为普遍的存在着“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现象,居委长期沿用倍受欢迎的“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暖百家心”、“四个一百”的工作法有的会受到冷遇。这些不仅影响了社区的和谐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而且还引起了广大街道和居委干部的思考。街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媒,沟通居民、凝聚人心,缔造和谐的会所文化”的工作思路,开始了培育社区特色文化的探索。
  二、会所文化的新模式、新载体
  周家桥街道开展会所文化建设符合了社区会所较多的特点。街道目前拥有会所的小区共有8个,会所总面积为22282.56平方,会所的管理大多是由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实施。像国外的会所一样,主要功能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在管理上采用收费或会员制的方式。街道将文化导入会所,不仅使会所在管理方式上创新,服务上更具人性化,而且也有效地改变了小区会所存在的利用率低,服务范围小的弊端。
  另外,周家桥的会所文化有着广泛地群众基础。导入文化后的会所成为居民们学习、求知、交友、沟通、展示的场所,去会所成为小区居民生活中的第八件事。街道的会所文化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十个工作法”,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和新载体。如需求了解法。即:根据社区居民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变性的特征,推出了聚焦需求“三表了解”工作法。每户新入住的居民,居委会上门填写一份需求登记表;社区市民学校每半年公布一份各类培训班招生情况表;社区文化中心和各居委每年都要在居民中开展一次需求调查,让居民通过书面或网上填写一份需求变化表。菜单服务法。即:社区市民学校半年绘制一份招生菜单。社发科每月制订一份项目菜单。文化中心及居委每周公布一份具体活动菜单。节庆日、寒暑假有特别节目菜单,“四份菜单”做到提前安排、提前告知,方便居民选择。名人效应法。即:建立了“社区文化顾问团”,社会名人李伦新先生担任团长。根据顾问团的建议,街道连续三年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格言征集活动和经典格言评选活动(分别是读书格言、治家格言、科普格言)。街道还根据社会名人的特长,让他们在社区担任“五大员”即:读报小组导读员、小区时事宣讲员、科学普及报告员、文体活动指导员、体育锻炼辅导员。充分发挥了社会名人(德高望重的人)、社区能人、小区热心人在居民中的影响力。会所主体法。即:街道和居委在有会所的8个小区,根据居民需求和时间节点,举办各种类型的以会所为主体的群众文体活动。让小区的会所充满欢乐,让居民的生活更加充实。网络沟通法。即:街道有四个小区建立了网站,通过网络增进了居民之间、居民和居委之间、居委和物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如大家源小区的业主自办的BBS网站,已成为小区居民日常交流沟通的主要载体。团队展示法。即:以楼组和团队为基础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是街道在没有会所和场地的旧小区开展的一项工作。一是注重培养团队活动骨干,让退休党员、退休教师担任队长;二是各小区定期开展团队活动,(如弄堂运动会);三是由街道举办各种类型的广场团队展示活动。另外还有“资源整合法”、“经费保障法”、“中心指导法”、“大型活动联办法”。在“十个工作方法”的作用下,街道的会所文化形成了“十个活动品牌”,即“幸福家庭排行榜”、“万花筒亲情文化节”、“金秋艺术节”、“侯鸟俱乐部”、“会所文化节”、“家家网俱乐部”、“大家源网络节”、“动漫卡通展”、“宠物俱乐部”、“新概念保姆学校”。
  三、会所文化的主要作用
  周家桥街道通过培育社区特色文化——会所文化,参加、参与社区各类活动的人数近45%,每月到文化中心参加活动的超过一万两千人次,是会所文化的作用使亲情回归,人心凝聚。是会所文化建设——推进了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催生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催生群众团队,培养团队骨干;推进了市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人们的心态调整、陋习去除、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推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社会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依感;推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消除了因地域差异而带来的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推进了社区资源的高效使用,社会名人的作用发挥,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推进了街道和居委工作思路的拓展、工作方法改进,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更为紧密。
  ——深深眷恋社区魅力。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人们生活栖息的重要场所。当今社区因“社会人”的剧增而作用更为明显。而周家桥街道的读书会和书画社留传着一些居民与社区的情感故事。河滨花园的一位84岁的老太听说会所里的休闲读书会办得很有人气,里面相聚着很多老人,于是萌发了参加的念头。子女们劝她年纪大了不要去,可是她硬是让保姆搀扶着来到读书会。通过读书,她又听到了很多新鲜事,也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以后,会所的读书会里经常出现这位老太的身影。另有一位91岁的胡老太,把参加读书看成自己的养生之道和生活的必修课,坚持数年不缺席。大家称她们为读书会的“超级老太”。
  ——亲情回归邻里和睦。曾经何时,一家桌上难得的美食,也就是左邻右舍的佳肴。如今这样的亲情又回到了周家桥。所不同的是,居民们采取的方式更为快捷,分享的范围更为广泛。“网上团购小核桃”:今年9月大家源网站的“小核桃”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原来是一位临安居民,国庆期间要驾车回家探亲,于是在网上发布消息说新核桃上市了,可以帮助小区居民代购,并详细列出了核桃品种和当地售价。一些爱尝新鲜的居民你三斤我五斤的在网上订购,一时间跟贴的有120人之多。没多久居民们就高兴地吃到了价廉质优的小核桃。
  亲情和关爱还超出了地域和国家的界限。外来妹小许怀孕8个多月时,祸从天降,丈夫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儿子还没出世,丈夫就离开人间。本来就很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孩子出生后,小区的居民们为他们送去奶粉、衣物和捐款,为小许母子俩送去了人间真情。春天花园举办的“厨艺交流聚你我”活动,吸引了来自祖国和世界各地的居民。日本寿司、印尼大虾、三鲜饺子等摆了满满的一桌,大家在品尝佳肴的同时联络了感情。
  ——走出寂寞找回信心。来自香港的全职太太吴女士,开始时由于人生地疏感到生活十分寂寞,多次产生离去的念头,影响了在沪工作的丈夫。在居委干部的动员下,她参加了全职太太俱乐部,学起了绘画、编制技术。尤其是对绢花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仅结交了一批喜爱绢花艺术的新朋友,而且才艺渐涨。她制作的栩栩如生的绢花盆景多次在社区展示。现在吴女士相夫教子非常安心,家庭也其乐融融。虹桥新城的徐教授子女远在美国,前些年他经常独对空房打发时光。自从他参加了电脑学习班后提起了兴趣,一口气从初级班学到高级班,成了一名电脑操作高手。如今他每天都上网和子女对话交流,生活添加了色彩。走出寂寞找回信心的居民还不止这些。
  ——重现价值寄托精神。多项社会调研表明,很多人因为子女成家立业、个人职位变迁以及年老退休等因素而出现的精神虚脱、生活乏味的状况,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安定。周家桥的会所文化重视精神帮困、精神排忧、精神解闷,使一些居民在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找到精神支柱实现自我价值。小区离休干部杨先生,在职时是田径专业裁判,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运动会,离休后他在社区发挥余热。今年初,知道小区要举办运动会的信息后,扬先生到居委主动请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运动会出谋划策。他精心编排了一套简单易学、新颖独特、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手杖操。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功,他从运动员的人员组成、训练项目、日常操练、统一着装等都从专业角度严格把关。占用了老杨许多时间,对此他毫无怨言。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当小区居民组成的四支手撑操方队举着队旗,身着统一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时,人们难以相信这是一支业余团队。离休干部郑老师是上海歌剧院的一级演员,曾经扮演过歌舞剧江姐。她关心小区文化建设,担任了小区合唱队的指挥。为组建合唱队她走东家、访西家,把会唱、会跳、会演的人才动员出来。每次排练郑老师即弹琴指挥,又辅导乐理知识,合唱队多次在比赛中获奖,郑老师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小区百灵鸟”。
  实践证明,周家桥街道的会所文化得到了新小区、新居民的认可,同时对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2007年,街道先后两年举办了“新会所文化概念专家研讨会”。从理论上探索会所文化建设的内涵,在实践上拓展会所文化建设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了会所文化与社区文化相结合;实体会所与虚拟文化相结合;新概念会所文化与里弄文化相结合;社会精英文化与市民大众文化尤其是草根文化相结合;新理念文化与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开拓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为周家桥街道进一步培育社区文化,推进会所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引领作用。

 长宁区人大周家桥街道代表组
                     2008年7月

课题领衔人:
严伯军
参加调研代表:严伯军、张永珍、蒋建发、王惠芬、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