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调研报告/(周家桥街道人大代表组)

  • 发布日期:2009-12-03
  • 点击数:65119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近年来政府探索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们周桥人大代表组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调研课题,从三月份开始,以周桥社区为基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对杨家宅、锦屏、中五、沈家郎等旧小区和社保中心、创意园区、高架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12个,个别访谈138人次,发放调查问卷530多份,对社区目前的失业、无业等人员现状以及如何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援助,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调研和讨论。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
  就业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区的和谐稳定。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社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见表一),截至2009年3月31日,周家桥社区共有失业、无业、协保人员总人数5417人,其中失业总人数1089人(人户分离268人),无业总人数3366人(人户分离1699人),协保总人数962人(人户分离331人)。户在人在的总计3119人,人户分离的总计2298人。在此,我们仅对户在人在的进行研究。
  我们将这些未就业人员按照年龄段分为35岁以下青年、4050人员(40以上女性和45岁以上男性统称为40、50人员);按照特定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又分为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以下就根据这几种类型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35岁以下青年情况分析
  35岁以下人员中,失业125人,无业962人,其中申领失业保险金58人,合计1087人(人户分离除外),占社区无、失业总人口的34.85%(见表二)。从学历分析可以看到,35岁以下青年学历较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9.86%,研究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从性别分析,男性失业者较女性多。从主观上有就业愿望的48人,有创业愿望的6人,共54人,仅占总人数的4.9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35岁以下的青年人学历较高,人数较多,而且有迫切就业愿望的却很少。通过调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大致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1.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僧多粥少已成为青年就业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青年自身思想流动性较大,容易眼高手低则成为难找工作的主观原因。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周一居民区一青年大专毕业,本来一直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经多次上门做工作,虽然愿意从任何的工作做起,但推荐多个岗位都不成功。还有部分青年已找到了实习与见习岗位,但大多因待遇偏低或专业不对口无法与单位签订合同。
  2.部分待业青年比较懒散,沉迷网络,无所事事。如中五居民区青年大专毕业,本人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08年推荐惠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作了三个月,因性格原因离开公司,目前失业一年,对推荐的工作没兴趣,整天在家沉迷网络游戏,不出家门。
  3.少数青年因自身原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范北一青年本人有就业愿望,但自身条件不好,身材矮小、学历低,多次面试,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4.有创业意向的青年,受客观因素制约。大部分创业者具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是目前场地租金费太高成为创业的瓶颈问题。比如目前周桥创业园区租金为2.5元/平方米/天,而且只有72平米的大房型,每月要5400元,一年要64800元。这就增加了创业的风险。政策性的房租补贴2000元/人,初创期的企业员工不可能很多,一年也只能补贴1万元左右,不能更好的激励青年自行创业。
  (二)40、50人员情况分析
  40岁以上女性失业135人,无业206人,协保174人,合计515人。学历大致在初中与高中之间。有就业愿望17人,有创业愿望的0人(见表三)。45岁以上男性失业231人,无业425人,协保311人,合计967人。学历也大致在初中与高中之间。有就业愿望37人,有创业愿望的0人(见表四)。可见,4050这个就业年龄段的人员大都学历偏低,而且协保人员较多,占18.65%,并且基本没有创业的兴趣和愿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4050阶段的这种就业现状尤其特殊的原因如下:
  1.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使得大部分4050人员缺乏就业竞争力。据调查,女性有50%、男性有29%在申领失业保险金与享受大龄岗位补贴,大部分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依靠政府救助生活。
  2.隐性就业导致该层次人员不愿接受指导就业。有的无业人员在享受救助的同时,私下进行打零工,做小生意。低保人员大多数隐形就业,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指导就业的工资收入少于低保救助+廉租房补助+子女小孩助学金的总和。目前社区为4050人员推荐的岗位绝大部分来自公益性岗位和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月收入1000元左右,而低保等救助政策的待遇累加也有1000多元。这样一来,与其辛苦工作还不如坐享政府救助(或再搞点隐性就业)划算。
  3.部分人员因身体原因无法上岗。如,范北一无业人员身体不好,妻子身体不好,儿子读高中。全家平时靠民政临时救助生活,前一段时间推荐做小区保安,但由于身体不好,被辞退。还有一些人员因为自身身体情况,也对岗位有要求(绝大多数要求室内工作),但这种岗位是少之又少。
  (三)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分析
  弱势群体主要指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主要指残疾人,后者指因社会原因造成贫困、下岗、失业等群体,主要包括单身、零就业、低保等人员。目前社区零就业家庭共有85户,113人。其中单身失业和夫妻两人都失业是数量最多的(见表五)。这部分人员最青睐的是工作稳定又离家近的“万人就业项目”。但是,目前“万人就业项目”的招聘人数越来越少招聘条件越来越高,有些零就业家庭人员多次面试未获录用。另一问题就是《关于2009年加强就业援助稳定就业局势的若干意见》规定:必须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才能认定双困人员,享受就业补贴,没到6个月的录用单位就享受不到补贴,这就大大削落了单位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很多人员再次失业的现象。
  两劳释放人员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再就业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本街道现有170名两劳释解人员,人在户在的有86人(见表五)。这部分人员目前有一部分吃低保,有一部分在朋友那里打零工,他们大多有就业愿望,但应聘岗位受限制较大,尤其是通不过政审这一关,找工作非常困难。目前此类对象只能由街道出资的一些保安、保洁之类岗位接收。
  二、主要做法
  针对上述情况,周家桥街道在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中,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协调转换就业模式、构建就业平台。在调研中,我们归纳了四点做法。
  (一)开展系列指导活动,推广自主创业理念
  一是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大型就业指导活动,使就业宣传深入人心。如职介窗口工作人员联合各居民区就业援助员开展了“岗位送到家”活动,将多个岗位送到困难群众手中。针对有创业意向的青年,举办了“创业促就业,乐业在周桥”青年创业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及创业成功人士畅谈自主创业经验,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开展“劳动保障,贴近民生,社区热线,生活无忧——大篷车进社区”大型政策咨询、为民服务活动。安排专人设摊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举办“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大型政策咨询、为民服务活动。并挨户发放“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宣传单”近2万份,进一步扩大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理念的宣传。二是建立青年就业指导站,启动青年创业“启航计划”。为了探索适应青年情况的服务方式,更好的缓解青年就业压力,街道建立了青年就业指导站,先后为89名社区青年提供了就业援助服务,其中22人经推荐成功上岗,14人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另外,街道还围绕“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积极推广自主创业的理念,启动青年创业“启航计划”,确定了以摸底调查为基础、创业宣传为手段、主题研讨为形式、“一对一”跟踪服务为保证的促进青年自主创业四项措施。邀请区就业促进中心专家团来周桥讲课,举办“创业促就业,乐业在周桥”青年创业座谈会,积极引导有创业意向的社区青年坚定信念、实现创业。同时我们主动与周桥工商所进行了沟通协商,请教、探讨工商部门有关鼓励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由就业援助员与创业对象结对,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
  (二)注重信息采集工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及时掌握失、无业人员情况一手资料是促进就业工作的前提条件。社区就业援助员采取挨户上门登记、建立台帐等方式做了大量的调查传工作。一是建立四个专业小组。为了掌握失业、无业、协保人员求职的需求,创出就业援助特色,细化了就业援助员队伍,将就业援助队伍分成四个专业小组,每组根据自己特点,进行指导并组织活动。通过协商、规划,以技能、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小组:摸清失业、无业人员技能和专长;职情小组:了解外面的就业状况,开业小组:了解有创业意向的青年人并扶持他们创业;择业小组: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解决就业的难题。四个小组有分有合,相互协作,提高了职介匹配成功率。二是全面更新四大台帐。为方便查询,就业援助员的四大本台帐全部更新,包括“失、无业、协保人员个人信息表”、“应届毕业生个人情况登记表”、“用工信息登记表”、“推荐就业困难人员上岗登记表”等四本台帐。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区就促中心领导的肯定,并将在全区各街镇推广。三是对35岁以下的失、无业人员、应历届毕业生基本做到“五清”。即人员状况清、就业愿望清、择业意向清、技能水平清、家庭情况清。另外还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和服务台帐做好动态记录。四是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机制。实行每月一次的回访制度,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了解掌握从业人员适岗情况,以及从业人员的思想状况,随时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包袱,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三)打造优秀服务团队,提高自身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加大政风行风教育及业务知识培训的力度。全年内,组织劳动条线工作人员、就业援助员参加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接受了区开业指导与职业介绍相关领域的系统教育;召开迎世博600天动员会议暨文明礼仪培训;进行爱岗敬业大讨论活动;还组织政风行风知识自测考试。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为抓手,掀起新一轮“提升自我、优质服务”的高潮。二是践行服务准则、树立文明形象。根据社区服务工作特点制订了服务准则“五要五不要”,2008年8月,顺利通过区劳动局等部门对街道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的服务窗口规范达标复评考核。三是设立党、团员服务窗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街道在就业部门设立党员服务流动窗口,要求党、团员配带党、团徽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推进规范服务中充分展示党、团员的风采。在党、团员的率先垂范下,每个工作人员精忠职守、踏实工作,形成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窗口形象。所在党支部被评为“2006-2008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团支部也在2008年被评为“五好团支部”。
  (四)整合社区有效资源,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一是街道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促进社区充分就业。2008年,在周家桥街道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协调部署下,街道经济科、劳动保障事务所、居委干部、就业援助员、劳动监察协管队、驻街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形成社区促进就业工作联动效应。二是用工单位的大力支撑,广开促进就业渠道。街道与驻街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建立了广泛业务联系,着重加强对街道引进企业、就业援助基地和现有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的政策宣传引导,从而使企业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同时,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扩大就业容量。
  三、问题与对策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当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有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现有的公益性等岗位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二是就业、创业的奖励激励机制,特别是无法很好的解决部分失业者的主观惰性问题;三是就业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阻碍就业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使地区失业人群也随之增加,“僧多粥少”现象显而易见,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日趋激烈。为稳定本街道就业局势,就必须整合街道劳动促进就业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开拓挖掘就业岗位,主要途径有:1.走遍周桥街道4个创业园区,4个商务办公大楼、乐购超市以及霓虹儿童用品广场等企、事业单位,向企业要岗位。2.拜访“仁恒河滨、天山河畔、长宁新城”等辖区内所有高档商品房小区内居住的企业老总、经理,向老总求岗位。3.通过对本街道5个无物业管理的老式小区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调查,初步摸清可增加或可清腾的近40个就业岗位,作为解决就业难的后备岗位,在小区造岗位。4.阅览报纸、网络等各大媒体,收集各类招聘信息,向社会寻岗位。5.利用长宁区就促中心东、西两个职介分中心招聘信息平台,为居民配岗位。
  (二)进一步加强联动配合,完善配套措施
  伴随着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其中“自主创业”领域更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无疑是缓解就业难问题、保障社会稳定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建议,劳动、工商、税务、街道等部门要开展更为密切的协调工作,改变以往“各管各”的工作方式,为青年创业提供整合式“打包”服务。如联手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提供创业见习、“菜单式”创业培训等服务。积极探索提供创业注册登记联合审批、一站式限时办结服务,开通“创业绿色通道”,提供开业实习等创业实务和技能培训服务。各部门紧密配合,努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氛围。另外,我们建议要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改进,尤其是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保障措施。应呼吁有关部门改进不合时宜的一些政策,解决如隐性就业、工作还不如吃低保划算等制约居民就业积极性的问题。
  (三)进一步引导就业理念,加大宣传力度
  为让社区居民能以一个较好的心态来面对择业、就业问题,进一步降低工作难度,更好的缓解就业矛盾,街道要进一步创新就业服务理念,开展更为积极的促进就业措施,主要做法有: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就业援助“四大员”贴近社区群众的作用,增强上门“一对一”谈心、集体座谈等工作的力度与频率。成立社区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创业群体或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开展上门走访帮扶服务。二是对于个别反复较大的服务对象,除了对就业援助对象本人做好沟通外,还要与对象的家人做好协调与宣传工作,并定期组织居委干部、就业援助员、职介工作人员甚至用工单位开展上门谈心走访,尽全力缓解对象矛盾,减少反复现象,做好相关台帐记录;三是,对于新颁布的促进就业惠民政策,要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不但要通过大型政策咨询宣传活动或挨户发放促进就业惠民政策告知书等方式做到社区居民家喻户晓,还要实地上门走访社区企业,做到企业全知晓,确保政府各类促进就业新政策上传下达、贯穿始终。
  (四)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需要公共事业单位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办事公开,突出解决好公开不到位、群众需要公开还未公开、公开方式比较落后等问题,切实做到全面、全程公开,加强办事公开载体建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要强化服务的各项措施,在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明确服务标准,改进服务质量,突出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方式。要加强对公共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要开展评估,完善约束机制,加强监督,强化检查整治。要整合各种资源,由包办一切向多元化提供服务转变,由政府部门单一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转变为积极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公共企业、社会团体等提供多元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