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探索市民中心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 发布日期:2013-10-31
  • 点击数:63819

    古北新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上海最早规模化开发的高标准国际社区。古北新区地处上海西区黄金地段,毗邻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距虹桥国际机场5公里,距市中心人民广场8公里,占地1.41平方公里,东起姚虹东路、西到虹许路,南至古羊路、北临延安西路高架、虹桥路。

目前,古北新区实有房屋12101套,实有居民11796户,实有人口33千余人。其中,户籍居民2481户,户籍人口4238人;外地来沪人员约1500人;境外人士18千余人,约占古北新区实有人口的54.5%,以港澳台同胞和日本人、韩国人居多,也有新加坡、印度、土耳其、英国等国家的人士。经过十多年的坚持发展,古北已成为知名的典型国际社区。

为更切合国际社区的服务功能,探索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古北市民中心被列为2013年长宁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之一。去年12月,古北市民中心项目审批的全部手续完成。本着绿色环保、精品精细、价平质优的原则,以满足市民中心初期基本运营为宗旨,完成了中心的内部装修和布局定位,已于9月底开始试运行。

 

一、古北市民中心建设现状

古北市民中心选址富贵东道99号,总面积约2500m2,共有上下三层。为打造公共服务精品项目,在建设前期,虹桥代表组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需求调查、功能规划、空间设计、运作研究等四项工作。在居民中广泛进行问卷调查;参与古北代表人士座谈,学习兄弟省市国际社区建设经验,并通过会议、现场视察等多种形式,多次旁听汇报,逐步形成市民中心建设的整体思路。

(一)建设的基本原则

古北市民中心建设在区委、区政府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探索国际社区的管理理念”;“探索社会化运作方式”;“探索建设国际社区的市民之家”的三点要求,确定以下三条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的需求导向。古北国际社区建设以“管理、服务、融合”作为方针,并依据国际社区的现实状况、发展趋势和中外居民的现实需求,将“公共设施、公共需求、公益服务”作为运作遵循的首要原则。

2、坚持完善提升的发展导向。作为知名的典型国际社区,古北如何对接“精品城区、活力城区、绿色城区”的要求坚持完善提升,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和形态的服务实体,集中区域资源、承载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涉外服务能级和精细管理,彰显国际社区的建设水平。

3、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导向。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要求,市民中心的建设重点放在了功能整合、社会运作、融合共享的实践上。

(二)中心的功能布局

古北市民中心作为虹桥街道综合性服务设施,充分体现“管理、服务、融合”的工作理念,整合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综治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于一体,初步形成“4+8+X”的主要功能框架。

1、“4”指四大类功能版块。

事务受理版块主要职能是将政府相关行政条线的办事权限延伸至中心内生活服务版块是虹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在古北地区的服务延伸,适时满足古北新区居民“高端化、专业化、多样化”的生活服务需求;文化交流版块:为古北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活动阵地,进一步打造“融文化”品牌;社区共治版块:以荣华居民区党总支领导下的两委三站(即居委会、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三个工作站)为基础,形成社区相关主体和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共治格局。

2、“8”指八个内设功能机构。

其中:事务受理版块对应:古北社区事务受理站、古北实有人口(境外人员)服务管理站等2个内设功能机构;生活服务版块对应:古北生活服务站、古北法律服务站等2个内设功能机构;文化交流版块对应:古北文化交流俱乐部1个内设功能机构;社区共治版块对应:“彩虹之源”党员服务分中心、“彩虹之桥”志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室、古北市民调解室(与古北法律站重)等4个内设功能机构。

3、“X”是指X个具体面向社区的服务项目。如:境外(内)人员申报临时住宿(居住证)登记,就医记录册制作与更换,金融理财咨询,民事法律、商事法律、知识产权法律的咨询,虹桥古北融文化走廊,图书馆,烹饪教室,数码琴房,志愿项目策划组织发布,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市民议事等服务项目,目前X数值为64

(三)运作方式

市民中心的运作方式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公益服务、社会运作、共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由政府主导前期建设、功能定位和后期运营的资源整合,以社会化方式运作,并引进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和志愿者来提供古北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中心绩效由居民代表和第三方来共同评估。

 

二、古北市民中心运作的思考及做法

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及总体的运作方式确定了,但在古北市民中心实际运作操作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因素需要进一步考虑清楚。经过代表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我们认为古北市民中心运作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古北市民中心的建设是在国际社区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探索,那么哪些服务内容是国际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迫切需要的?这些需求当中又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二)作为荣华居委会的力量有限,且市民中心并没有人员编制上的新安排,单靠现有工作人员势必很难把整个市民中心有效运作起来。我们的出路是社会化运作,那么,具体如何运作,如何按照总体思路的要求引进社会组织,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成为我们重点探索的方向。

(三)由于古北的居民层次高、隐私保护意识强,通常存在“门难进”的情况,那么,如何提高市民中心在古北居民中间的知晓率、参与率,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市民中心服务、凝聚居民的实效,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古北市民中心建设专项工作组积极采纳各方意见,针对代表组提出的三个问题也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迁入事务功能,一站服务,让古北的居民感受家的便利。

依托入住古北市民中心的社区事务受理古北站和古北实有人口(境外人员)服务管理站,为居住在古北地区中国居民提供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就业政策、党务服务、居务受理、住房保障等事务咨询和临时居住证等业务现场受理代办业务;同时,为古北地区的境外居民提供出入境政策咨询和涉外法律咨询。

特别是“境外人口住宿登记”,充分利用由公安上门采集和社会采集综合的境外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系统,以公安专业管理为主、街道牵头整合,古北地区43个小区物业以及周边60家房产中介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同时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获得了出入境管理处的授权,服务前移到市民中心内,既方便境外人员就近登记,也提高了外籍人员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引入服务项目,品质生活,让古北的居民感受家的温馨。

围绕生活服务和文化项目,引进生活类、文化类、金融类、教育类、医疗类、法务类等一批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机构,通过公共财政购买、公益性收费补贴、免除场地费三种扶持方式,引进公益项目,为居民提供康复理疗、营养膳食、中医养生、医疗咨询、口腔保健、主题活动、文化课程、金融理财、旅游咨询、中老年身心健康辅导、心理疏导、亲子寓乐、法律咨询等无偿、低偿服务。这些服务项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及时地、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充实,从而进一步放大市民中心的实效。

(三)注入自治力量,多元融合,让古北的居民感受家的精彩。

一是加强古北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的建设。充实调整居民代表人士,聚焦社区热点问题,优化专业委员会结构,推动项目化自治。每个委员会每年围绕1-2个重点项目,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二是招募引进团队和志愿者参与运作。重点引进文化团队、自治组织和公益组织,如古北的各国太太社团,逐步引导其从:活动参与—协同管理—项目主导。成立新虹桥志愿服务中心及各类工作室,由社团和志愿者自主运行。招募中心管理志愿者。志愿者参与管理包括外语接待、居务管理、文化交流等。逐步打造一个面向古北所有家庭,延伸共享式的“社区PARTY”格局。三是宣传预热。充分利用与新闻晨报合作开办的古北社区专刊,做到古北居民全覆盖发放,并拓展到部分虹开发商务楼宇。依托古北专报,开展居民作品征集活动,作为中心文化展示的一部分。通过宣传栏、海报、电子屏、古北市民网、古北生活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中心开设各类服务项目、文化课程,吸引居民前来报名参加,以确保今后中心“天天有项目、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有人气”。

对接居民需求、发动社会组织参与、扩大宣传面等,开展了许多工作,较好地促进了市民中心在国际社区发挥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比如社会组织运作的项目内容需要不断优化;又如中心不仅仅只服务与古北,对周边的辐射带动效应需要增强;再如管理人员的配置、周边交通的改善等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9月底古北市民中心正式启动,许多新的问题也会随着试运行的进展而呈现出来,虹桥人大代表组代表将持续关注古北市民中心的运作和发展,为国际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虹桥街道人大代表组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