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整合资源优势 拓展江苏社区文化中心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 发布日期:2013-11-29
  • 点击数:65596

社区文化中心是政府主办、设置在街道,融文、教、科、体、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公益文化设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98%的街道、乡镇就建立了文化站。自2004年开始,上海整合街道原有设施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置换等途径,启动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长宁加大了对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新建、改建了长宁区图书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宁10个街道(镇)也着力加强了社区、小区的活动中心、活动室的建设,长宁区域内人均公共文化活动面积不断扩大,社区居民就近享受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便利。

一、江苏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情况。

江苏街道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下设13个居委会,近6万人口。社区居民素质普遍较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3%,比全市高出11个百分点。同时,一批社会知名人士居住在社区中。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及社会知名人士对周边居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积极协调,由长宁区九华集团提供场地资源,江苏路街道通过租赁的方式对位于宣化路3号的原上海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进行了改建整修。新建后的江苏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两个楼层,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今年2月正式向对外开放。主要功能配置如下:

社区名人图书角:以老弄堂文化为特色的名人角,展示曾经生活在江苏社区的历史文化名人,并收藏了社区名人书籍上千册,有助于大家对江苏社区的文化、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百姓健身房:长宁区首家百姓健身房,配备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乒乓台等十余类专业运动设施,面向社区公益性开放。

社区教育:配备9间教室,使用面积约1500平方米,有多功能舞蹈房、电脑教室、书画教室、陶艺教室、棋牌教室、厨艺教室、手工编织教室、琴房、摄影教室。

多功能会议室(道德讲堂):可容纳150人,配有专业的舞台灯光和音响设备,适用于举办各类综合性会议和群众文化团队演出和展示活动。

除上述设施外,中心还设有展示厅、志愿者服务中心、社区报编辑部、亲子园、厨艺学校、健康小屋,是集图书阅览、影视放映、展览展示、网络信息、教育学习、健身娱乐、健康咨询、团队活动等各类公益文化服务于一体的,覆盖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所需的综合型、多功能的社区文化服务平台。

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发展运作现状

中心正式开放以来,深受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据统计,现已有30余支社区文化团队,每日近400位社区居民在文化中心参与各类活动,结束了以往文化活动没有固定场地、没有时间的尴尬局面。中心积极借助自身平台优势,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类文化服务资源。中心开放以来,已先后举办了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团队汇演、元宵节宫灯制作展示、“高雅艺术进社区”弦乐四重奏等文化活动,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江苏社区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社区,文化中心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打造具有江苏特色、拥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品牌项目。文化中心成立时间还不长,人气的提升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一方面要通过推出多种项目活动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要通过社区报、社区网、社区电子屏推广文化中心开展的活动,提高文化中心在社区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参与到文化中心的活动中。同时,文化中心要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向更多社区单位、社区居民辐射,不断促进社区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在社区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氛围、平和的文化心态,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三、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推进社区文化项目建设。

江苏社区分布着较多的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张爱玲、傅雷、白杨、施蛰存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同时,社区各类资源丰富。一是教育资源多。江苏社区有各类中小幼学校10个,长宁区最优秀的中小幼学校都坐落在江苏社区。二是文化产业多。上海市教育出版社、上海市文艺集团等多家大型文化产业单位都在江苏社区内。三是社区单位多。拥有各类银行、“两新”企业、教育学院等多家单位。众多资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延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1、结合地域优势,引进优质演出。

文化中心作为社区文化传播、社会正气发扬、居民修养提升的重要平台,需要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积极、高质高效的活动。江苏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文化中心积极利用有地域优势与上海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风筝交响乐团等专业文艺院团紧密合作,举办歌剧、交响乐、弦乐四重奏、铜管五重奏、艺术普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邀请上海滑稽剧团、上海木偶剧团走进社区,为社区老年人和青少年送上文艺表演等。

文化中心要积极培养文化骨干、形成精品文化活动,将各类活动从文化中心辐射到各个居民区,把文化骨干派到各居民区开展文化活动,培育居民区优秀的文艺团队。结合居民区活动将优秀的文艺演出送进居民区,让居民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通过活动挖掘居民区中的优秀骨干和优秀文艺团队。通过文化中心到居民区的点线结合方式,既能形成方便社区居民活动的文化服务网络,让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公益文化带来的便利,又能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2、挖掘社区资源,打造精品文化。

文化中心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既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培养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利用辖区文化资源开展活动。如市三女中的管乐队、延安中学的健身操队、部队的军营文化等特色活动。文化中心可以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协调统一起来,既为社区单位的文化传播搭建平台,又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的文化享受。二是发挥专业文艺院校的优势。首先,利用社区内专业院团的资源,创作、编演一批反映社区文化的剧目,并深入社区为群众演出,同时要为他们走出去,登上更大舞台创造条件。其次,要充分利用专业院团的师资力量,加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基层文化干部、社区文化骨干的培训,提高基层文化团队的文化及专业水平。三是拓展文化工作室的功能。充分利用专业团队的策划优势,为文化中心的各类工作室打造精品项目。如手工艺陶吧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利用各类文化专业院校的策划、宣传优势,为社区文化工作室的发展、品牌塑造提供专业指导。

3、依托弄堂文化,深化特色项目。

弄堂文化是既有传统传承,又有时代特征的江苏地域文化,文化中心要运用文化的魅力提升江苏社区的区域形象,培养社区居民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伦理,使其成为社区居民引以为豪的精神家园。一是开展弄堂故事大家讲系列活动。让社区居民讲自己身边人和屋的故事,用更加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来吸引社区老居民和新居民的参与,在参与中慢慢地培养他们对社区的情感。二是形成以江苏社区文化中心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弄堂文化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弄堂深深——江苏社区老建筑地图》,开展江苏社区老建筑一日游活动,通过参观活动,深入了解这些老建筑背后的故事。三是开展社区名人宣讲活动。通过开展与老弄堂里住过的优秀名人的相关活动,讲述名人故事、参观名人故居、提倡优秀品质,传播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