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程桥街道人大代表组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

  • 发布日期:2018-10-12
  • 点击数:36086

 

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
程家桥街道人大代表组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因此,垃圾分类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前景。而垃圾分类也会有助于环境保护,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当前国情下,要实现广泛的垃圾分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与成熟,这必定是大势所趋,犹如滔滔洪水般汹涌前行。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程桥代表组部分代表通过学习考察、会议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课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总如下:
    一、形势与现状
  程家桥街道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要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巩固和扩大垃圾分类“两网协同”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成果,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率和分类投放准确率。
程家桥街道现有8个居民区,下辖42个居住小区,其中13个售后公房小区(垃圾箱房32个)、9个商品房小区(垃圾箱房6个)、6个部队小区(垃圾箱房4个)和14个高级公寓别墅小区(垃圾箱房9个)。
街道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已分4批在9个小区启动了“两定”工作,实现了居民区全覆盖和试点小区类型全覆盖。9个小区的居民支持率均超过90%、投放准确率基本达到99%、破袋投放率达到91%、日均资源化利用率均超过40%,其中5个小区的日均资源化利用率超过50%。
    二、 举措与成效
   (一) 对接创建目标,区域覆盖再动员。
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架构、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年度工作。完成“两网协同”前期准备工作,与垃圾分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沟通,做好将二次分拣、厢房值守和绿帐扫描工作转为由新锦华公司统一负责的准备;对纳入新锦华公司的垃圾箱房管理员进行培训;与区市容局对接33个“两网协同”一体化点位的改造设计工作。街道将在巩固“三个覆盖”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创建上海市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再出发,再努力。前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对标《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考评办法》,通过前期实地调研,研判分析街道目前的创建基础,制定了《2018年程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整区域推进工作方案》。
    (二)细化工作方案,分层分类抓推进
在学习对接市考评办法的基础上,街道细化形成了“2+3”创建路线图。“2”,即分两步创建,在7月底创建成功垃圾分类达标街道基础上,在9月底争创示范街道;“3”,即建立“两定”试点小区、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单位三个创建子目标。推进新一批局属垃圾厢房的“两网协同”一体化工作,协调专业公司完成人员招募、培训,确保“两网协同”工作顺利实施,对居民开展相应宣传,普及“两网协同”知识,启动“两网协同”一体化点位的垃圾厢房改造工程。启动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拓展工作前期宣传,在各拓展小区中以海报、版面、电子屏、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向居民上门告知、发放宣传资料,全面告知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相关内容,做到知晓率100%。完成厢房改造、垃圾收集容器配置、装配相应的分类指示牌。招募志愿者,组建队伍,进行统一培训。
    (三)注重过程管理,做细做深求实效
在巩固“两定”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将创建过程细化为调研排摸、部署动员、宣传培训、硬件完善、运行自查、创评迎检等六个阶段,建立工作例会、台账记录、数据分析、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将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创建纳入居民区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将垃圾分类达标单位创建纳入市容门责管理、城管执法、网格发现派单的重要内容。各居民区工作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程家桥街道2018年“两网协同”一体化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拓展工作时间安排表》正逐项推进工作,3月底将有2各居民区作为街道第二批试点小区正式启动社区生活垃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和“两网协同”工作。
     三、问题与建议
    (一)优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
目前居民使用的绿色账户积分卡有两个版本,即新版二维码卡和旧版条形码卡,经过对居民区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旧版条形码的响应时间较慢,给居民扫码积分带来不便。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能协调统一更换老版本的积分卡,方便居民扫码积分,同时也望区相关部门能提高绿色账户积分兑换价值、丰富可兑换物品种类,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参与热情。
    (二)扩大“两网协同”实施范围,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创建操作标准。
售后公房小区已按政策全部纳入“两网协同”一体化范畴,但是商品房及部队小区等无法享受该政策,考虑到未来三年垃圾分类全面推广,建议对非售后公房性质的小区,设置配套政策。 而在解读《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镇、乡)考评办法(试行)》时发现,有些任务指标还不是很清晰,如“设置绿色账户定时定点投放点”是需要垃圾箱房定时关闭还是仅需要定时在垃圾箱房提供绿帐积分服务,又如达标单位创建范围是所有中、大型单位还是具备垃圾箱房的单位,望上级部门对这些指标进行明确。
    (三)提升物业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力度。
通过上航新村试点和调研论证,物业参与度高低也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到垃圾分类将涵盖不同类型小区,如何调动物业积极性将是我们工作重点,因此建议,能在政策层面上,将垃圾分类纳入到业委会选取物业、物业公司星级评定和物业一体化激励的考核内容之中,并提升奖励的比重。主要用于居民区的志愿者补贴、宣传动员、绿色账户手机购置、厢房改造、垃圾桶更新、数据分析、等,以及制作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单位的信息公示牌、配置垃圾容器、培训辅助分拣人员等。
    (四)提高作业公司运能。
在未来的三年内,长宁区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工作,考虑到随着分类工作的推进,作业公司分类清运的压力会越来越来大,需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作业公司的运能。
 
 
专题调研小组:
召集人马锦梅、瞿海锷
 叶治明、朱梅芳、沈素芳、陈  勇、倪  尧、董佳艳

附件:程桥街道人大代表组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doc

提示:如无法下载,请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