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寒风刺骨,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穿梭在仙霞街道的大街小巷 ;谁有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在她心里一清二楚。多少次,在万家灯火的小区居民楼道里,你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背影;多少次,在忙碌的站点或门诊,你都能听到她亲切的问候与叮咛。
医者仁心 不忘初心
20 年前,叶晓景来到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的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随着长宁卫生改革和发展,加上她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 不断完善自身业务水平,成功地完成由一名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再到家庭医生兼任工作室主管的角色转变。
但是,无论角色怎么转变,叶医生从未忘记当初选择从医这条路的初衷:“以善为本,以精为业”,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居民贴心人
无数次,在难得的团圆佳节里,叶医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到孤老的身边带去抚慰;无数次,在严寒酷暑里叶医生奔赴患者家中查看病情。只要居民有健康需求,叶医生总能随叫随到,兢兢业业施诊。
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搀扶的细微动作。对仙霞社区的居民来说,叶医生无时不刻的关心和温暖就像亲人一样。清晨走进居民区,总会有叔叔、阿姨、老人、孩童向叶医生热情地打招呼,一句句关心的问候,充满着浓浓的情谊。周一,周三的站点门诊,叶医生的工作室就变得人声鼎沸,看病的、咨询的、拉家常的。
93 岁的冷老师是叶医生的铁杆粉丝,每周都要来看病,有时不看病也会在旁边静静地坐着,为的就是等叶医生午休时把一周的家事说说。下沉社区十多年,对工作的孜孜不倦令叶医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我相信叶医生,我就在她这儿看”,在叶医生的工作室经常能听到患者说这句话。
健康守门人
在虹仙居委会活动室的市民教室里,叶医生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听课学员从20 余人逐渐增加到了如今的100 多人,还吸引了许多附近小区的居民。居民李奶奶每次都会来听叶医生的讲座:“最爱听叶医生讲课,叶医生总会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我们传播健康知识。”
在叶医生的带领和努力下,工作室年诊疗服务25000人次,健康教育50 多场次,受益覆盖3 万多人。在卫计委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指标考核中“叶医生家庭医生工作室”多年一直名列前茅。每年65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免费体检,叶医生总会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当体检报告出来,叶医生都会及时为体检患者逐个解释。
此外,叶医生还会为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制定治疗计划,为疑似重大疾病患者,及时联系专家团队,开辟绿色转诊,进行分级诊疗。“1+1+1”签约模式以来,转往同仁,华东等二三级医院疑难病例不下百例,真正做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签约居民眼里,叶医生一直是一位“会首诊,能接诊,重分诊,及时转诊”的能手。
公益热心人
不管是3.5 学雷锋还是科普宣传日,只要小区有公益活动,叶医生和她的团队都会随叫随到积极参加。摆起一张小桌子,为居民宣传医防结合的健康生活知识和合理用药自我管理的常识,同时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
一次偶然的出诊,让叶医生结识了一个特困家庭:上有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下有在读高中的儿子,祖孙三代挤在人均不足15 平米的小屋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她因糖尿病提前退休,不久前她的丈夫体检又查出右腹部包块,B 超提示肝区占位性病变。叶医生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同仁、华东医院专家,给她丈夫进行会诊,以此解决她的后顾之忧。最终好消息传来,丈夫术后恢复良好。但随之而来的高昂医疗费又使这个原本就显得拮据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叶医生又立即动员团队所有成员捐款捐物,并号召患者所在居委会也为其献爱心,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替他们四处奔走,帮助他们向街道申请了医疗减免政策,终于使这一家庭渡过了难关。
这些贫困人群,特别是社区“四医联动”对象一直都是叶医生重点关注的人群。作为健康守门人,叶医生积极为他们安排预约门诊、绿色转诊,真正帮他们实现了: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大大提升了特扶人群的健康获得感!
行业领军者
在本职工作之余,叶医生还陆续取得了康复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资质;积极参与区、院级科研工作,在2015年、2016 年国内期刊陆续发表论文3 篇。曾多次参加长宁区“三基”比赛,并屡次获得“三基”个人比赛好成绩; 尤其是2017 年,卫计委组织“医学泛舟”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三基竞赛中,过五关斩六将,包揽了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改革创新者
如何让“叶医生优秀家庭医生工作室”做实做强也是叶医生一直思考的问题。在2016 年,叶医生创立了“叶子家医公众微信”平台,以“微知识,微教育,微服务,微新闻”为主体,以便捷、高效、通俗的传播特点,在短短半年之间吸引了500 多名居民的关注,点击量高达10000 多次。通过每天的健康平台交流,每周的健康知识互动,每月的线上线下科普教育,以及通过公众号主动签约,预约门诊,让更多签约患者拥有“指尖上的家庭医生”。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命,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从医20 多年以来,叶医生对待病人热心,对待医学严谨,对待工作尽心。服务人数逐年增加,年诊疗病人达到18000 余人次,但从未发生过一次医疗纠纷和事故。在“家庭医生制”工作模式探索中,叶医生总结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团队“五指”理念,使团队人员齐心协力,工作热情高涨;用“五心”守则规范团队服务意识,激发团队成员“干一行,爱一行”正能量;同时开创“五站式”卫生服务:家庭→居委会→工作室→中心→二三级医院,用“一米阳光”微能量照亮了患者生命之路。2017 年1 月叶医生光荣地当选为长宁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履职两年多来,她一直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不辱社区家庭医生代言人的使命。
当了人大代表后的叶医生更忙碌了,出夜班能休息半天已经是奢望,每年的公休,一半都作废了,日历上密密麻麻记着要做的事,生怕一转眼把病人的事耽搁了。经常有人问她:“叶医生,你总是那么忙,那么辛苦,是否值得?”值得?不值得?这些问题叶医生从未想过,因为在她看来,只要能为患者解决问题就是幸福的,就是开心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叶医生作为家庭医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她对社区居民的承诺,更是作为一名社区医务工作者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