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1-07-26
  • 点击数:207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自1995年制定实施以来,经历过5次修改最新修订的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修订固废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党中央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法律责任追究,从6章91条增加到9章126条,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方向,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近年来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方面法规和重要项目的监督工作,常委会每年听取和审议区政府贯彻落实《上海市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情况,连续三年联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监督。另外,还专门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水资源管理暨河道水环境防治情况报告,组织开展“关于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区环境品质”“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等专题调研,全面推动我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重点工作落实。

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既能了解法律实施情况,也能进一步推动法律全面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于4月下旬专题部署联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长宁区人大常委会自5月份启动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现将有关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法检查的总体情况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和专题部署要求,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定执法检查方案,组建由常委会主任张汪耀任组长,副主任潘敏、办公室主任城建环保工委主任任副组长;由城建环保工委委员,监察司法委、财经委、教科文卫工委部分委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和专家等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有序推进工作落实在执法检查具体过程中,主要围绕方面重点内容一是贯彻固废法”重原则和制度情况二是提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短板,整改中央环保督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情况三是依照法律开展普法宣传和社会动员情况;四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重点检查领域的工作情况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走访座谈、问卷测评等方式,多视角、全项目动员代表全程参与,深入检查调研区有害垃圾中转贮存点、田度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再生资源集散场、美天太阳菜市场、龙之梦家乐福超市、同仁医院等点位,召开有关职能部门、居民区代表、基层管理人员、作业公司、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座谈会6次,发动区、镇人大代表参加执法检查450余人次。同时,根据市人大要求,积极动员区人大代表参加全市垃圾分类实效评价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各街镇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情况期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三次到我区职能部门、居民小区调研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治理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区域实际,以“五个突出”着力推进执法检查,推动“固废法”落实落细。一是突出早谋划,前期准备充分。根据市人大“固废法”执法检查方案和会议精神,常委会主要领导对我区执法检查提出工作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常委会分管领导与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进行专题沟通,召开牵头部门工作调研会、工委例会、执法检查推进会,研究部署执法检查工作二是突出高起点,层层监督把关常委会张汪耀主任亲自带队到长宁妇幼保健院等点位开展现场检查各位分管副主任围绕分管内容到各重点行业、重要点位进行检查意见建议;区人大党组会议专题审议执法检查方案;主任会、常委会分别听取和审议区政府自查情况报告、执法检查组检查情况报告三是突出双结合,检查方法多样坚持专项检查与联动检查结合利用代表下社区等途径与街镇人大机构充分联动,安排人大代表通过现场调研、组织座谈等方式参与执法检查坚持明查与暗访结合,城建环保工委组织部分代表委员深入小区、单位、商铺检查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情况。四是突出快处置,问题即查即改。对照法律条文全力以赴做好执法检查,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重点问题不回潮、细小问题全处理。比如,对于道路废物箱分类实效不佳问题,已增设400个可回收物“异形投放口”;对于居住区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露天堆放、清运过程扬尘及噪音扰民问题,已试点投放15个可移动式建筑垃圾堆放箱;对于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难问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定时定点开展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五是突出广宣传,协同推进普法积极动员机关部门参与普法问卷调查生态环境局、绿化市容局等单位以不同形式面向企业开展宣传实际发放和回收固废法知识问卷2651份,其中政府部门问卷1025份(区级层面108份、基层一线层面917份)、企业问卷1626份

二、贯彻实施固废法主要成效

固废污染防治是党中央持续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数十次对此项工作做出密集的、细致的指示与部署。长宁区围绕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固废污染防治,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高于全市考核指标;成功创建上海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全区10个街镇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街镇成功率100%,居全市首位;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居全市前列。

(一)固废污染防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严格按照“固废法”有关规定,结合区域实际,把固废污染防治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补齐短板、锻长长板,不断完善固废污染防治工作体系。加大组织力度,调整成立长宁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对照“固废法”逐一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强化规划引领,将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长宁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长宁区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长宁区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十四五”规划》等各类规划、计划。加强制度保障,制定实施《长宁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完善《长宁区节能减排降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把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及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纳入补贴条款。增强资金保障,持续加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废(医废)收运、中转、处置等方面的经费保障,比如,在生活垃圾分类中改造居民小区垃圾箱房、添置分类设备、增加宣贯投入等,推动固废污染防治有效落实。构建防治网络,建立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十个街镇协同配合的三级防治网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扩充监管人员力量配备,比如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及执法人员编制总数由40人增加至53人,队伍执法能级进一步提升。丰富宣贯发动,通过联合培训、专项培训、专家授课等方式,面向政府、企业、社区等开展线上线下固废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培训;通过分发“固废法”文本、宣传海报等,实现全区范围内所有街道及居民区宣传全覆盖;通过知识问卷答题等,不断提升“固废法”的知晓度和了解度,初步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二)依法推进固废污染防治责任进一步落实

各单位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实施有效,以智能化手段、标准化应用,争先创优、务求实效,固废污染防治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是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在全市率先探索居民小区、沿街商户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完成全区所有居住区“两定”创建,所有单位实现分类达标;在全市率先设立首个有害垃圾临时暂存仓库,实现有害垃圾收运全流程规范处置建立全区“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实现居住区可回收物的便捷交投和资源的集散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从18.6%上升至最高63.62%,位列全市前列。二是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落实辖区内监管工地建筑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鼓励施工企业通过正规途径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金属材料依靠信息化手段加强装修垃圾收运全过程监管推动业务全流程网上展现,确保管理痕迹可追溯可调查;强化区街联手管执联动和人机联合力度,实现区内装修垃圾应收尽收应运尽运、应用尽用三是危险废物管理规范有效每年对重点产废企业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考核;连续三年引入第三方辅助管理,逐一上门服务指导辖区内产废企业开展全覆盖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制定《长宁区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对易燃易爆、废弃危险化学品等特殊危废的环境安全监管;全面推行中小学实验室危废统一收运的模式,解决了区23家学校实验室危废转运“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加强医疗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将我区19张床位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纳入全覆盖环境监管,对小型医疗机构开展“双随机”环境执法检查;区卫健、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协同配合,从医疗废物源头产生、收集过程、末端处置等方面组织联合培训开展联合执法疫情期间,协调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保障辖区内医疗废物处置收运,保障医疗废物环境安全调研区内小型医疗机构分布、产废量及临时中转点选址,推进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转运工作的落地。五是积极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基本形成两网融合“点-站-场”体系建成生活垃圾两网融合服务点位958个,再生资源集散场1指导企业将污水处理池中产生的污泥(一般工业固废)通过采用压滤机压滤等技术手段,由原有的产废量约220吨/年减至7.8吨/年,一般工业固废减少量达96%。六是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等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企业生产过程、技术设备等开展污染预防分析及评估,推动生产过程减污、增效,促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指导7家一般工业固废重点产生单位完成申报,明确产废企业主体责任合理处置我区近500公里的排水管道产泥并做好河道底泥疏浚处置;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督促企业按期下架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从结果看来,仅家乐福中山公园店一家商铺预计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近110万个/年。

(三)固废污染执法监管保障进一步加强

对照“固废法”实施要求,凝聚各方力量,开展全覆盖、专项化的执法检查,对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强化监管保障力度。一是不断增强监管合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协商会商、强化联勤联动、突破重点难点,促进各部门责任有序有效落实;建立城管部门与交警部门案件双向移送机制,增强协同合作,提升处置效率。二是持续推进执法检查,开展专项化执法检查行动,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全覆盖监督检查提升医废监管处置力度;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开展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同时根据各处置环节细化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投放环节各类单位、收集运输单位进行检查;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开展流通领域超薄塑料袋及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执法检查,针对销售企业、集贸市场等重点单位和场所增强检查力度;在旅馆、住宿等行业提供一次性用品整治方面,针对辖区内宾旅馆开展执法检查,对主动提供“六小件”的宾旅馆提出责令改正要求。三是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依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市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要求,立案处罚固废违法企业12家,处罚金额106.5万元;2020年9月1日以来,开展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共立案查处垃圾分类案件2391件,罚款金额23万余元,查处文明施工类案件3起,罚款金额3万元办理交警部门移送的违法承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案件16起,处罚金额11万余元,开展辖区出土工地行政检查917次,道路设卡整治70余次,共查处各类违法运输渣土案件69件,罚款28万余元;2018年以来,区检察院加强涉及“固废法”有关内容的案件办理,目前已办理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案2件,均得到有效处理

(四)固废防治数字化监管优势进一步凸显

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结合“两张网”建设和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平台,持续提升全方位、闭环式的固废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作为全市垃圾分类“一网统管”工作先行先试区,搭建长宁区垃圾分类体系智管平台,直观展示长宁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整体运行态势;建设长宁区生活废弃物全过程监管系统,为“智管平台”实时推送全过程管理数据,实现“观”“管”结合。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建立长宁区生态环境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将企业危废相关数据纳入,汇集企业基础信息、排污许可、移动执法、在线监测、信访投诉等大数据,建立“一企一档”,实现污染源的全要素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开发“智慧环境治理”政务微信轻应用,形成街镇日常巡查、第一时间派发问题、部门及时处置形成闭环的网格化联动处置机制。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建立医疗废弃物物联网智慧监管系统试点行,依托无线网络、移动计算、条形码识别等先进技术,对每个医疗垃圾包、垃圾箱以及回收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以控制回收流程,并为追溯保留资料,实现对医疗废物全流程闭环管理,将大力推进并尽快完成全部区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三、贯彻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情况来看,在贯彻实施固体废物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短板弱项和瓶颈问题,具有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固废污染防治宣贯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废对环境的污染没有水污染、大气污染这么直观显性,尤其是危废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社会大众普遍对固废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虽然相关部门已通过现场宣讲、线上推广等方式开展了一些专题宣传工作,但从执法检查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仍有部分人员不够熟悉法规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需提高重视程度,提升宣贯力度,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自觉防治固废污染的氛围。

(二)医疗废物收运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硬件设施看来,全上海市指定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数量十分有限,在收运高峰时段运能紧张,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医疗废物产生量激增,目前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状态。从收运条件看来,我区小型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小不一,有些位于交通不便捷、货车禁行的路段,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收运效率,运能不足也导致我区小型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成本和风险增强,亟需寻找新运能。

(三)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交通枢纽、车站广场、道路两侧(废物箱)等公共场所的分类实效与居住区、单位分类实效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有的区域虽有明确干湿垃圾分类设施,但混投混放现象依然存在;医院门诊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待加强;高档社区居民主动分类意识、分类投放率有待提高;部分社区流动人口、外来租户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都表明,部分地区管理方式略显粗犷,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精细化水平需提高。

四、进一步贯彻固废法的意见建议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固废法”,以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强科学管理,加大源头管控力度,完善固体废物防治机制,增强综合监管的工作合力,从根本上促进全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持续加强法规宣贯,不断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固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向固废产生单位进行专题环保普法宣传和环境安全教育,强化企业固废污染防治的主体意识,依法承担“谁污染、谁治理、谁买单”的法律责任;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对环境污染典型案件进行跟踪报道和公开曝光,为进一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持续提高监管力度,着力提高管理处置能力

固废污染防治的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要严格按照“固废法”要求,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对医疗废物和各类工业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经营、转移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网络。比如,通过调研试点,允许医废处置经营行业以委托第三方机构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安全管控的前提下集中收集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统一收处;依法规范危废处置经营资质管理,健全危废经营监督管理制度,促进本区危废处置利用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健全固废管理各项基础工作,严格依法规范危废的无害化处置,实时监控危废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相关职能部门要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落实制定意外环境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监督,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及时介入环境污染案件查处,依法追究违法转移处置固废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对群众反映强烈、情况严重的污染案要依法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治理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关停清退,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持续推进依法管理,有效促进“三化”原则落实

依照“固废法”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切实推进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在减量化上,突出源头治理。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做好垃圾减量化工作。比如,依法规范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依法开展商品包装的监督管理,逐步消除部分企业产品过度包装现象;等等。在资源化上,注重变废为宝。强化职能部门、属地街道等单位间配合,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从源头分类、过程收集、交接运输、末端处置等各环节的协调性;积极探索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指导产废企业将有回收价值的固体废物进行再利用。在无害化上,坚持守牢底线。继续强化执法力量,通过专项培训、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监管队伍能级,持之以恒做好日常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不断加强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监管水平,为贯彻落实“固废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上海市长宁区人大常委会  

                                                       20217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