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视窗

关于后疫情时代如何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

  • 发布日期:2021-09-10
  • 点击数:3360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特别明确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也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事关基层社会治理进而有为之大事,也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稳致远之大势。

二、前期准备

期间调研团队重点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中国道路上海实践——基层治理创新》。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市委加快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深入打响“四大品牌”,围绕探索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新路,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结合天山路街道人口结构、家庭文明建设和社区治理的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天山代表组调研团队于4月至5月期间采取座谈会和走访调研的方式了解天山路街道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及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

战“疫”期间,千千万万家庭主动加入各类志愿队伍,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等色彩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调研期间,恰值天山路街道经历这次全国社会治理“大考”交卷后进入后疫情时期的关键节点,通过团队深入访谈,对比疫情前各代表扎根基层、联系基层所积累的信息,分析发现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方面,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一是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仍需提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虽然个体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但家庭是激发个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阵地,因此基层社会治理的落脚点和根基在家庭建设。好的家庭建设在教育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的同时,还承载着独特的社会功能,能辐射影响周围人的思想观念、处事方式和品格修养。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家庭荣誉感,可以有效降低个人喜好、社会阅历差异等个体环境噪音。在疫情防控期间,年轻群体尤其是90后和00后的活跃,从侧面反应了基层政府要有意识地为年轻群体等具有共性画像的规模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自治参与场景,从而有效利用家庭建设所具有的外在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家庭在整体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二是认识家教对社会关系、社会风气和社会治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尚不充分。家教是家庭建设的重要路径,是积极公民的培育土壤,重视“教化”历来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基因和秘诀。众所周知,基层社会治理“核心是人”,人的能力、素质和教养对社会关系、社会风气和社会治理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好的家教是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家庭成员的。目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和提升更着眼于体制机制和资源投入层面,随着后疫情时代,广大家庭社会生活需求的变化,应当更加重视对人的教化和培养。科学家庭教养能使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保持明确的人生理想、优良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自律的精神、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以及较为丰富的现代知识。具有良好家教的社会人,会自觉成为社会公德的遵守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社会治理的宣传者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持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进而大幅降低基层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家教至关重要。

三是善用家风的无形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紧迫感亟待加强。家风代表着家庭建设的传承,与民风、社会风气密切相连,是社会环境的涵养资源。好的家风不仅能提升个人品行和修养,培养个人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促进民风改善,推动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进而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助力。作为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不仅折射一个家庭的风貌,更关乎党风、政风,并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行为。家风好,就能促进家道兴盛、家庭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事关社会整体风气,事关社会精神力量。

四、办法举措

法治、德治和自治是新时期社会治理的三大路径,彼此相辅相成。在后疫情时代,要继续延展疫情防控期间民众迸发的凝聚力,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推动社会安定祥和、文明进步,为推进 “善治”社会提供最硬的基础层和最好的软环境,。

(一)搭建平台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的平台建设,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格局。616日,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共治平台联动衔接,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推进群团骨干等力量进社区、进业委会。通过调研认为,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是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招。以家庭家教家风为突破口,发挥多元主体参与优势,创造具有共性的家庭参与社会治理场景,有利于营造全民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比如在推动“进家门工程”充分发挥“家中心”平台功能的基础上,鼓励金虹桥“社会家中心”等社会力量参与,同时还要创新探索依托各居民区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阵地建立议事会制度连接不同群体、不同居民的媒介,它可以有效创造家庭交往,营造社区共同体。例如社区亲子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社区为老服务、社区环保、社区创意、社区艺术,都可以作为连接型平台。通过这类议题平台的开发,能够有效找到家庭家教家风融入社区治理的切入口。找到楼道美化、矛盾调解、僵尸自行车、宠物管理、绿化带种菜、公共场所座椅安装、精品小区建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等具体项目治理的钥匙。

(二)培育项目

社区作为一个关联主义的空间,社会治理具有鲜明的关联性特点,其议题多与居民生活是切切相关。家庭家教家风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不需要广泛出击,应当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特定议题的支点作用,以点带面撬动关联工作,形成滚雪球的工作局面。

天山路街道在家庭文明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比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开设“爱苗辅导班”,帮助流动家庭子女融入社区;为特殊家庭妇女拍VCR和举办画展,鼓励其参与社区自治。通过调研建议,继续以家庭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创新推进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评选,同时探索“金婚家庭”“公益家庭”“美丽楼道”创建等既结合实际,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形式,秉持“评选一类家庭就是弘扬一种美德”的思想,进一步深挖天山路街道优秀的家庭家教家风资源。另外,在“祖辈家长课堂”“好爸爸亲子学堂”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母亲素质提升工程”,用好社区学校等平台载体,广泛普及现代家教知识,建设更加完备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管好小家、走出家门、服务大家。

(三)先锋引领

社区是诞生榜样、先进的优渥土壤。疫情防控期间,从社区干部、医务工作者到普通的快递员、保安,从社区党员、五老家庭到普通家庭,数不清的平凡人物身后的感人故事,让榜样成为可亲可敬接地气的存在。通过调研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基层政府要创新工作方法,延续这种民众自觉向榜样靠拢的惯性,比如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创建工作,创新开展寻找“最美家庭”。

一是汇聚爱的暖流、争当爱的使者、传递爱的风尚,推动活动进社区、进家庭,通过网上网下共同寻找,线上线下彼此互动,推选和家庭自荐一批具有时代特色、修身齐家、富有影响力的“最美家庭”,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二是在寻找“最美家庭”中,选树典型要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广泛开展家庭文明建设,一方面是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创建和评选各类文明家庭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三是引导更多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以家庭为单位,紧盯家教家风,下足“绣花”功夫,在以正家风促民风带社风方面做有益探索和实践。让家风家教的外溢效果转化为为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让更多家庭有样学样、争相效仿,也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四是扎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实践活动、好家风好家训征集展示和巡讲等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接地气的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用良好的家风带动支撑起整个社会张雅玉的良好风气。

(四)法治保障

5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了全新的“民法典时代”,宣告基层社会治理进入了法治化新时代。家庭是衣食住行、婚姻、托育、家庭服务等社会生活的最重要主体。被誉为 “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作出了有力回应,为激发家庭参张雅玉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调研认为,《民法典》将优良家风条款编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43条,是对民法总则第一条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具体落实。将家风上升为法律规范,为家庭家教家风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后疫情时代,要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加强社区家庭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尤其是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领域的内容。同时要发挥好社区议事制度,尤其是妇女、儿童等在家庭生活中更具影响力、更易引导的群体,如妇女议事会、儿童议事会等自治载体,将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与社区家庭身边事、关心事相结合,由浅及深、由共情到共识,循序渐进地增强社区家庭的法治意识,从而使广大家庭更加自觉和积极地参与社会治理。

总而言之,家庭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家教是培养积极公民、塑造社会共同体精神的重要渠道;优良家风是良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家庭、家教、家风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把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融入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润物无声,久久为功,引导广大家庭增强爱小家、爱大家的自治能力,以家庭的向上向善和幸福安康,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提升。

 

 

 

 

 

专题调研小组:

召集人:焦文艳

  员:王朝晖、潘  敏、  刚、刘保存、魏斯涛、胡书芳

  纹、何东仪、夏东辉、应  平、怀培勇、沈建龙

吕洪波、师  大、汤肖锋、  华、张雅玉、白 

张汪耀、张  燕、张根发、刘春红、张  劼、何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