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人大常委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形式和途径,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确立了“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履职平台,发挥代表优势,提高工作实效”的工作思路,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充分发挥代表在推进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学习培训,为提高代表素质搭建平台
针对本届人大新代表多的特点,区人大常委会把提高代表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作为重点来抓,加大了代表培训力度,在培训的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一是加强代表任职学习培训。常委会采取和各街道人大工委联动结合的方式,组织代表学习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工作程序以及人大代表的地位、作用和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为当好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打好基础。二是开展专题培训。结合物权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先后邀请法律专家举办监督法、物权法专题讲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结合工作职责,组织了预算法、审计法、义务教育法、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试,使代表掌握履行职责所必备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履职能力。三是以会代训。为使代表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我们首次以代表年会的形式组织全体代表进行集中培训,通报区情,举办代表法、代表议案和建议、履行代表职责等方面的培训,交流代表履职经验,提高了能力素质,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了各代表组之间、代表之间的联系,增进了感情,为代表知情议政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健全联系网络,为拓宽代表活动领域搭建平台
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创新代表联系机制,为代表搭建更宽广的联系平台。一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走访代表、主任接待日、召开座谈会、调查研究、建立代表通讯网络平台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联系代表,直接听取代表的意见,了解社情民意,密切了与人大代表和代表单位的联系,尽心竭力帮助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建立代表列席常委会制度,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通过多条途径,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的重要工作、邀请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适时举办区情报告会,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二是加强代表与“一府两院”的工作联系和沟通。为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和审议意见的落实,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汇报,对全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视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增强了代表与“一府两院”在工作中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人代会、常委会决议和审议意见的落实,维护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审议意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强代表与选区和选民的联系。健全了市、区人大代表与选区的“双联系网络”,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信箱,建立了人大代表接待日,印发了代表与选民联系手册,直接听取选民意见,积极为选民办实事、解难题。四是加强代表之间的联系。去年我们先后举办玉文化讲座、健康知识讲座、代表专场音乐会和春节联欢会,活跃了代表文化生活,融洽了代表之间的感情,增进了沟通和联系。今年我们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人大代表健身运动会,组织了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比赛等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代表文化生活,增强常委会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坚持统一活动日,为发挥代表作用搭建平台
为充分发挥闭会期间的代表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全区人大代表活动日制度,每逢双月第一个周三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开展以“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的代表统一活动日。新一届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不断丰富代表活动的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先后以法律培训、区情报告、创建国家卫生区、向选民述职、年终视察等主题,开展代表活动日活动,做到主题突出、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富有实效。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区的重点任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响应常委会委员提出的倡议号召,为创建国家卫生区献计出力”活动日。代表们认真听取创卫工作情况汇报、交流创卫工作经验和体会、视察了辖区市容环境,同时积极参加各街组织的义务劳动和宣传活动,踊跃建言献策。代表们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卫,支持和推动政府开展创卫工作。在开展“情系人民,为构建和谐社区做贡献”的活动日中,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认真倾听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生活的难题,提出建议380条,促进了治安、环保、卫生、物业、市场等一批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接受选民监督,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全区60名代表详实地汇报了换届以来履行代表职责的情况,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代表执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举办代表论坛,为建言献策搭建平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河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常委会积极引导代表谋大事,献良策,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宜居城区”的奋斗目标,举办以“关注民生,促进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人大代表论坛。人大代表深入企业、走进社区,听取意见,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着眼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建言献策。代表们就完善经济功能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陈塘科技文化园;实施文化大区建设,振兴旅游产业;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创建国家卫生区;建立创新型政府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全区新一年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次论坛是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作用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创新代表工作机制的一次有益尝试,充分体现人大代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发挥工委作用,为推动和谐城区建设搭建平台
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和人大街道工委是联系代表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代表倾听民意、了解民情、反映民声的有效载体。常委会非常重视各工作委员会和人大街道工委的建设,发挥其组织代表在推动和谐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组建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城建、教科文卫、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和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为常委会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二是开展检查视察。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围绕常委会审议议题,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工委委员开展调查研究,检查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依据;对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提高了监督实效。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召开人大街道工委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指导开展工作。组织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外出学访,学习先进地区人大街道工委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开拓了眼界和思路。通过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与选民座谈会、代表信箱等多种形式,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各街人大工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密切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难点问题,开展各具特色的代表活动,在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中,代表与代表单位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捐款183万元,捐物8.3万件。四是建立代表活动载体。陈塘庄街人大工委率先建立了首家代表活动站,为更好地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丰富代表业余文化生活搭建了平台。代表们来到自己的活动阵地,非常高兴,一位老代表说,过去代表组活动没个准地方,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家了,联系选区、联系选民更方便了,活动站是我们代表之家,也是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今年常委会将继续加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力争年内各街全部建立代表活动站。
六、加强建议督办,为增强监督实效搭建平台
为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常委会不断创新办理机制。一是完善办理制度。为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需要,常委会修改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办法,建立分管主任责任制,各工委分口督办制,承办单位建立处理代表议案、建议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开设民意通道。在人大会议期间开设代表建议“绿色通道”,来自区政府25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代表咨询,在咨询现场向代表发送了印有区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能和联系电话的联系手册。“绿色通道”一站式办理代表建议的优势凸显,使政府更直接地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大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力度。常委会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督促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确定10件关乎民生问题的建议为重点件。常委会采取召开督办会、听取汇报、跟踪检查、现场推动和情况反馈等方式,许多人大代表主动与区政府办理部门联系,深入实际了解办理情况,对一些疑难问题提出办理建议,促进了菜市场建设、老居民区供热补建、小区吃水难等一批建议的落实。一年来,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解决率和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代表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的成效。为做好新时期的代表工作,我们着重从源头上抓起,严把代表入口关,通过调查摸底,层层推荐,建立了百余名代表预备人选资源库,为补选市、区人大代表和今后代表换届选举奠定了基础。今年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区代表团提出议案占全市代表议案件的57.6%,提建议名列各代表团首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充分发挥代表的依法监督作用、示范表率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开创我区人大代表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