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宁区融入“大虹桥”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区第十七届一次会期意见代表建议第020号)
1.建议与企业等市场力量就长宁区建设开放之城作深度探讨,就体现更具竞争力方面深入研究。
2.建议做好政策空间的扩大和延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提高长宁区营商环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3.建议长宁区与市属功能型企业形成推进“大虹桥”发展的工作机制。
回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长宁区融入“大虹桥”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长宁区正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综合优势,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开放之城、更富创造力的智慧之城、更有吸引力的宜居之城、更强凝聚力的人民之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一、落实高含金量政策凸显开放竞争力
长宁全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国务院出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的29项高含金量政策,长宁已落地26项,其中,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外国人凭永居身份证创办科技型企业等15项政策已形成具备承接主体和操作案例。东方航空等17家企业纳入商务区首批自贸账户开户名单,国际结算等跨境金融业务更加便利,支持片区内重点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放宽外资投资性公司准入限制等,对体现长宁开放度、提升企业竞争力产生积极效应。在研究下一阶段升级版政策时,将加大与企业等市场力量就长宁区建设开放之城作深度探讨、就体现更具竞争力方面作深入研究。充分吸纳相关企业好的意见建议,使进一步推出的政策充分反映企业诉求、充分照顾企业需求、充分助力企业发展。
二、扩大政策空间提升营商环境
长宁坚持以企业需求和感受度为导向,探索具有长宁特色的改革举措,已于近期发布了5.0版方案。强化“三系三级”企业服务,建立企业系、国企系、成长系区领导深度联系走访机制,做实“区领导重点服务、部门专业服务、街镇综合服务”三级服务机制。打造“楼门口”服务体系,在重点楼宇打造40个营商环境服务专区,引入税务、“一网通办”等自助终端,提供700余项业务。全力提升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服务,推出商务服务区、业务受理区、共享活动区等六大功能区,举办各类讲座、培训和服务活动。率先复制推广“一业一证”改革,首批出台《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在全市实现发证时间最早、颁证数量最多、行业覆盖最广的阶段性成果。开办企业业务实现线上“一表申报”,企业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在线“一表申报”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办理员工“五险一金”,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或领取书面凭证。推进政务服务窗口单位“好差评”工作,按时答复率100%。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深化与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等项目的无缝衔接,逐步拓展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半径。全区共39个窗口单位,长宁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其中之一。
三、形成“大虹桥”工作机制
长宁同时拥有1986年获批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016年获批的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虹桥”底色鲜明、基础扎实。以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拓展而成的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占地面积1.77平方公里,区域内集聚企业达3200多家、2020年实现税收83.5亿元,每平方公里产税达到47.2亿元。当时负责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上海虹桥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现整合为上海地产虹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地产集团的定位,地产虹桥是整合虹桥区域资源和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打造上海西部大虹桥区域的城市更新综合性平台。要充分发挥地产虹桥的平台优势和专业能力,形成强大攻坚合力。一是加强与地产虹桥的沟通和协作,着力推进虹开发整个区域的改造提升,啃下老旧商务楼宇更新的“硬骨头”。二是加快建立新老虹桥联动机制,加紧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推动两个区域互相赋能、互相提升,更好支撑长宁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更好发挥大虹桥的“极中极”“彩虹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