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分级诊疗的建议(区第十七届三次会期意见代表建议第029号)
背景:
近年来,不管是以医联体为主要形式的医疗资源下沉式供方改革,还是以差别化补偿比例鼓励患者社区首诊的需方做法,其目的均旨在促进形成分级诊疗、有序治疗就医格局。
但公立机构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不转变,医生人力资源无法实现市场化配置的情况下,分级诊疗难以形成,更难以扭转患者继续往高等级医院集聚、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份额逐年萎缩的趋势。
为此,2019年国家卫健委联合财政部等多部委出台《关于印发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意见的通知》(简称《意见》),从放管服改革的角度提出促进初级诊疗机构发展,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试点意见,无疑向构建更为完整的分级诊疗体系迈进了一步。
问题与分析:
近十年来,长宁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分级诊疗体系逐渐完善,经受住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区域内有特色的诊所以及综合门诊部建设,略显滞后,未能有效凸显社会力量的参与。
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的当下,对区域内分级诊疗体系的考验也将逐渐加大。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础门诊资源,对发烧、发热的患者进行分级、分批、分区诊疗,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与此同时,面对未来疫情冲击下,高端ICU病床的建设和补充,也将是考验城市医疗综合服务能级的核心关键。
建议:
为深化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国家相关指导意见,建议:
【1】落实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改革完善新设诊所及综合门诊部政策,提升区域内有特色的优质诊所及综合门诊部数量,对新设诊所及综合门诊部进行窗口指导,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推动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鼓励将诊所及综合门诊部纳入医联体建设;
【3】简化准入程序。缩短审核及审批周期,尽快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进一步加强我区同仁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室建设和发展,提升ICU护理床位和护理人才建设,以应对或有的重大公共医疗危机。
通过上述措施,全力打通市民与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全域、全病、全程”的新型分级诊疗体系。
回复内容:
辛嘉平代表:
您提出的“029”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分级诊疗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深化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我委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大力引入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着力扩大医疗服务供给,使不同举办主体的医疗机构享有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公平待遇、参与平等竞争。
一、在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方面
一是自2018年起,长宁区按照区域医疗资源现况和区情,每年发布《长宁区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指引》,进一步营造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开放环境,鼓励社会资本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领域以及特需医疗服务领域。引导民办医疗机构通过资源整合、连锁经营等方式向“专、精、优”方向发展,提供特色服务,满足不同需求,凸显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建成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社会信誉高的医疗服务新品牌。近些年,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老年护理、儿科等专科医疗服务机构,增加区域稀缺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目前区内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数量居全市前列。
二是为进一步协助举办主体便捷地在长宁举办医疗机构,由区卫生监督所设置专窗负责拟申请医疗机构主体的咨询和指导。按照《关于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审批工作衔接,提高审批效率,取消了部分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作为前置条件,部分医疗机构实行备案管理。
三是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诊疗特色和学科优势,支持和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现有的区域医联体,进一步加快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逐步引导承接下转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业务,与其他成员单位形成功能互补、业务协同、共同发展的整体效应。
二、加强同仁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
在同仁医院现有五大中心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伤中心规模,优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绿色通道等流程,扩充急诊、重症床位,在现有数量上增加10%。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国家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版》等文件要求,强化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儿科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能力,做好可转换重症床位、重症医护后备人员队伍、重症医学装备的储备。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在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凸显专科特色,使患者获得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感谢您对长宁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