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与回音
暂无图片

姓名:冯冰清编号:17031

民族:选区:12选区

党派:中共党员

代表组:北新泾街道代表组

代表联络室地址:蒲松北路51号代表联络室电话:52163744

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议(区第十七届五次会期意见代表建议第098号)

背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能和重要作用,它承载着居民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守护防线。当前,老年群体基础疾病多,对基础药物配药需求高,相较于医院病人多、候诊时间长等问题,离家近、候诊时间短成为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更青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重要原因,尤其随年龄增长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越来越多的居民熟悉和认可。与此同时,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软件和硬件上面都有着更高期待和更高要求。 问题分析:据多数居民反映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降血脂等常规药配不到、专用药不足的情况,造成居民不得不去二、三级医院排长队配药。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以成人用药为主,儿童用药几乎没有,儿童看病只能去其他二、三级医院就诊,尤其流感病毒高发期,儿童医院排队时间特别长。据了解,主管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使用药物规定的比例,“基药”占总金额的85%,不在目录中的“非基药”只能占15%。而很多常见病二、三级医院喜欢用的新出的药品基本上都是非基药。 对策建议:1、持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备。比如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CT设备从去年10月份进驻,但迟迟未投入使用。 2、社区药品目录还需继续扩容,建议将社区配药逐步与二、三级医院同质化。适当放宽社区基本药物用药比例限制,扩展药物配备范围,加大社区药品保障覆盖面,切实为居民带来更多便捷。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就诊下沉,转变老旧观念,不断提高居民信任度,从而减轻二、三级医院就诊压力。 4、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专家下沉、带教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医护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应当考虑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福利待遇,畅通职业发展渠道等,让更多基层医生留的住,有发展,从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诊疗服务,切实为老百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回复内容:
   冯冰清、梁燕代表: 您二位提出的“098”号“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委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级,促进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升,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 一、持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备。区财政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偿方式,制定《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偿方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核定医疗收入、核定所有支出、补偿收支差额”的补偿方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运行经费进行收支核定,对核定后的收支缺口给予全额托底保障;对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购置、工程和信息化建设、房屋租赁等事项进行专项补助。现区内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配备CT,其中北新泾、虹桥、新泾、程桥已投入使用,仙霞改造设施后年内将投入使用。 区规划资源局在2022年批复的《长宁区单元规划》中,在医疗卫生方面重点优化布局社区级卫生服务设施,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关注医疗资源的存量利用和综合利用,通过规划优化,规划社区级医疗卫生用地面积约2.5公顷,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2023年完成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详规划调整,满足空间需求并实现达标。同时,通过编制各街镇“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完善各类设施,持续补足功能短板,统筹并完善街道范围内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等各层级医疗资源,建立多层次社区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二、提升市民就近配药可及性和便捷性。一是成立市民配药专项工作组。采取扩容社区药品配备清单、加快区内统一药品采购目录的建立、完善互联网配药、加强重点人群用药保障、提升药学服务能级和覆盖等措施,加强社区药品配备保障。二是建立区域统一的药品采购目录。根据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目录、市卫健委推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药品清单,拟定区域的药品目录,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所辖居民的具体用药需求,合理配备药品。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区域医疗中心的专家对区域内慢性病和常见病进行动态用药调整。三是推进区域药品同质化工作。2023年,区内试点开展医联体内部互联网医院多点执业模式,由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名全科医生在区域医疗中心同仁医院互联网医院全科门诊试点多点执业。即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就能完成所需慢性病药物的开具,减少医院之间奔波。现已将此模式逐步复制推广到其他社区。四是提升药学服务能级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服务能力,实现社区临床药师配备全覆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今共培养了49名社区临床药师,33名临床药师完成“上海市社区临床药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加快开展药学门诊、居家药学服务和药学查房工作,全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药学门诊,切实保障居民用药安全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合理用药水平。五是持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专门诊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开展全专门诊,由区域医疗中心的专家定期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诊疗和用药服务。 三、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加强宣传。同时,各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定期下沉居委、商圈等给市民提供科普、用药咨询等相关服务,不断提升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任度,引导市民就诊下沉。 四、持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障投入。2018年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新的补偿方案,当年财政拨款收入为2.00亿元;2023年,财政投入达到3.55亿元。2018-2023年间,财政累计投入14.65亿元,年均增幅12.12%。在保障基层医疗人员的福利待遇方面,近几年,本市出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待遇的相关政策规定:一是关于工作餐补贴。为了进一步保障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待遇,市出台事业单位“工作餐补贴”政策,根据文件规定,从2021年1月起事业单位职工(包括基层医疗人员)可享受工作餐补贴,补贴金额纳入单位绩效工资管理。二是关于疗休养体检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疗休养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7〕53号)、《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合理安排医务人员休假的通知》(沪卫人事便函〔2023〕10号)的文件精神,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人员每四年可享受一次疗休养,各单位在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组织落实好基层医疗人员休假疗养工作。除疗休养工作以外,基层医疗人员每年定期开展体检工作,疗休养及体检经费均可从单位福利费中列支。 五、持续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队伍建设。我委近期发布了《长宁区社区卫生全科医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将依托区域性医疗中心(同仁医院),畅通上下联动渠道,面向全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多形式推进分层分类培训培养。一是五年内完成全科医师到同仁医院不少于3个月的脱产培训。二是围绕社区失能人群康复、重要慢病等开展周期性的项目化培训。三是通过专科医生下社区培训带教。同时,持续根据社区实际需求开展年度全体全科医师培训考核、开展专项技能讲座、技能竞赛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各相关委办局全力做好全区医疗资源统一布局,稳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感谢您对长宁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