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9-24
- 点击数:45
文/唐 菁
为扎实推进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自今年5月以来,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专项监督第七、第八组积极行动,针对义务教育学校“5+2”课后服务实施、新页书房·亲子科普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建设及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增配等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监督,以精准监督护航民生福祉。
实地视察,精准掌握项目进展动态
监督组深入项目一线,实地核查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在上海市姚连生中学和长宁区玉屏南路小学,监督组从课程安排科学性、师资配备合理性到学生参与覆盖率等维度,全面了解“5+2”课后服务的落实成效;在愚园路新页书房·亲子科普馆,详细考察场馆功能区划布局、科普展品设置规格及开放运营规划方案;在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深入询问建设标准细则、服务能力提升举措,关切其未来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捷化、专业化护理服务的具体路径;针对居民小区增配AED项目,赴虹桥新城小区实地检查设备安装点位选址、日常维护机制及居民知晓程度,为守护居民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听取汇报,全面把握工作推进态势
实地视察结束后,监督组组织召开专题汇报会,认真听取区教育局、文旅局、卫健委等项目负责部门关于工作推进情况的详细汇报。各部门围绕项目既定目标、阶段实施步骤、当前取得成效及面临的困难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使监督组对项目整体情况有了更清晰、深入的认知。汇报内容显示,区政府在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高位统筹、精心组织,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保障项目稳步实施。同时,各部门客观反映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为监督组后续开展针对性监督与指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建言献策,凝聚多方智慧力量
听取汇报后,监督组成员中的区人大代表立足专业视角,结合前期广泛征集的民意及实地视察情况,对项目落实提出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项目优化完善提供宝贵思路。此次专项监督特别邀请群众代表参与,他们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表达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期待与关切,并提出诸多贴近生活、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吸纳意见,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监督组和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涵盖各项目关键环节:针对课后服务,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关于新页书房·亲子科普馆建设,建议突出科普主题定位、扩大品牌辐射效应、创新宣传推广方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建设方面,强调要深化医联体协作、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对于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增配AED项目,指出需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普及急救知识,确保设备发挥应有作用。区政府明确表态,将对监督组及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逐项研究、充分吸纳,融入后续项目推进和优化完善工作中,确保项目更贴合民意、更符合实际需求。
此次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专项监督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深刻内涵。从项目征集阶段的广纳民意,到实施过程中的人大依法监督、代表深度参与、群众现场评议,再到政府部门积极回应、采纳改进,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群众提、代表督、政府办、大家评”的完整闭环,真正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落到实处。下一步,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强化跟踪问效,以常态化监督推动民生项目提质增效,确保民生项目真正成为惠及群众的暖心工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辖区居民。